作者:张锖锖添加时间:2025-04-08浏览:
在早春的烟火里,炉灶飘出阵阵植物清香。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花草染彩蛋”活动现场,一群青年学子手持镊子,将花瓣、春草细细铺在蛋壳上。“为何要用花草拓印?彩蛋纹样可有特殊寓意?”面对提问,学院青艺宣讲团成员郭晓彦一边耐心解答,一边同现场同学一道翻着灶里的柴火,在袅袅炊烟中感悟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与魅力。
清明花草蛋这一传统习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禁火寒食储备鸡蛋,到古代五彩蛋投河敬神灵,再到融入花草元素兼具美感创新与传统传承。同学们用春草汁、洋葱作天然染料,在素白蛋壳上晕染出植物原始的脉络,以传统手作之美滋养美育之根,在指尖传承中感悟生命轮回。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新鲜花草散发自然气息,大家精心挑选心仪的花草,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贴在洁白的蛋壳上,在用纱布包裹后用白绳轻轻缠绕,手法虽生但大家相互帮助,温暖的互动让春寒不再。
炉灶边升腾的炊烟中,同学们共同参与着染蛋的每个环节:有的负责调整火候,有的专注搅拌染料,在烟火中体会传统工艺的精妙。当同学们将精心包裹的彩蛋放入洋葱皮和酱油熬制的天然染料中,共同见证着花草的印记慢慢渗透到蛋壳上。经过耐心等待,一件件融合自然之美与劳动智慧的作品终于诞生——有的印着树叶清晰的脉络,有的绽放着花瓣柔美的轮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这些凝聚思念之情的彩蛋上,为之镀上了一层青春的金边,让清明习俗在美育教育中焕发新生。
据悉,此次“清明染蛋”活动是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打造的“节日里的美育思政课”品牌活动的内容之一,是学校发展性资助“雨露计划”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设计专业+传统文化”的形式做好“问理•育魂之旅”的美育篇章。“每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希望让学生们在沉浸式的节日文化体验中感受传统,学会感知美好,创造美好。”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季子正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