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十八|敢负重前行,守岁月静好——陈利恩

添加时间:2023-06-19 浏览:

人物专访|敢负重前行,守岁月静好


image.png


个人简介

 

陈利恩,男20014月出生,浙江绍兴人。21级退伍学生,服役于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机动某支队。曾获部队嘉奖,四有优秀义务兵,退役后重返校园。现为温州理工学院建筑与能源工程学院建筑系学生,任温州理工学院海鸥护卫队作训部部长一职。


image.png


入伍初心

 

从小就听闻周恩来总理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因为这句话周总理成为了我的偶像,尤其是在了解到他的军旅生涯后,先辈的英雄事迹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中学课本里戎装笔挺,雄姿英发的周总理插图更是坚定了我参军的决心,可以说我的入伍是一种追星。但这并非易事,有了这份心,还需要一份力,更需要有莫大的勇气,我明白军人这一职业是荣耀的,而担起这份荣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不小,在高考结束征兵季到来时,我参加了体检,通过的消息使我的心既激动又忐忑,在这种心情下,我坐上了大巴,离开了温柔乡,避风港,没有了父母的叮咛,没有了朋友的喧哗,放下了对家乡亲友的思念与不舍,踏上了漫漫征程,开启了我的军旅生涯。

新兵生活

军旅生活,在燥热的夏日里,在森冷的岁寒中,在紧张的操练和野训中展开。一百天的新兵连,几乎是掰着指头数日子的,两眼一睁,开始斗争,两眼一闭,提高警惕成了我的最初印象。初入部队有很多东西需要适应,早起,冲锋号,晨练,上道,越野,夜训,站岗成了生活的代名词,日子挺难熬,但我知道谁都不容易,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要坚持下来,这样才对得起身上的军装,才担得起军人的荣耀。

image.png

  

在一百天的新兵连中,我蜕变了,这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班长,尽管一开始他严厉的训导给了我巨大的压力,但他也教育我风里雨里莫言苦,再苦再累自己扛”,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把他的经验传递给我,在他的训导下我熟悉了军营中的规则,学会了各项基本技能,从一个毛头小子成为了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合格士兵。


image.png


洪救灾

 

人间何处不巉岩2021年夏,郑州洪水泛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人民子弟兵中的一员,我也随同连队赶赴现场,穿上救生衣,乘上皮筏艇,黄澄澄的洪水如猛兽般汪过来,它能吞噬树木,吞噬房屋,吞噬堤坝,但它吞噬不了官兵们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在班长的指挥下,在战友们的协作下,我们加固堤坝,修复排涝设施,整治河道,抗洪得到了显著的成效。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平日里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人民守一方净土,为国家尽一份心力。


image.png


逐光而行


总有人会问我当兵后悔吗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不后悔。不后悔两年的训练磨砺了我的意志品质,不后悔穿上那一身戎装昂首挺立担起责任,不后悔与战友们共患难,同生死。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周总理,我追的不是明星,却是飘扬在红旗上的闪闪五角星,我亦希望当下年轻人能够摆脱冷气,都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很庆幸这个人也能是我自己,经过了部队的训练,自己也能从那个不经世事的无知少年蜕变为赤诚勇毅的战士,成为了那一颗闪着亮光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为了那守护万家灯火的一盏明灯。


image.png


重返校园


退伍之后,我重新回到了校园,带着部队的历练,发挥着余热,我加入了海鸥护卫队,作为海鸥的一员,穿上礼服,扬起红旗,为学校和社会传递正能量。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愿同学们都能够乘着人生的小舟,成功到达幸福的彼岸。


image.png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学生工作部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60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