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十四|一身戎装,双肩担当,三番苦练,四方名扬——周京柱

添加时间:2022-05-18 浏览:

人物专访|一身戎装,双肩担当三番苦练,四方名扬

 

个人简介

周京柱,2001年4月出生,浙江衢州人,于2019年9月应征入伍,服役于陆军某合成旅。先后参加进博会安保,抗洪抢险等任务。于2021年9月退伍,回到温州理工学院,现为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21级学生,担任温州理工学院海鸥护卫队滨海分队队长一职。

 

image.png


入伍初心

在小的时候,军旅题材的影视剧就深深地吸引着我。毕竟有哪个男儿不会因为“誓死保卫阵地,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爱国热情而心潮澎湃,又有哪个男儿不会因为“把每一滴热血都流进祖国的大海”这句庄严承诺而备受激励,所以我对部队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虽然我知道部队的生活会很苦,但是我相信“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而且这也是一个绝佳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因此在2019年高中毕业后,我怀着热忱的心态报名入伍了。


image.png


军旅生涯

当兵两年完全颠覆了入伍之前听说的“前三个月辛苦一点,下到连队就轻松了”的说法。我在新兵连的日子是最幸福的三个月。刚到新兵连时,虽然严厉的班长就了我巨大的压力,每天的早起跑操真的难以适应,严格的内务标准,被子永远都是在地上叠的,日常的训练对于刚进入部队的我来说都是挑战,但是我们这些新兵却都能感受到班长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


image.png

磨练

特长那一栏的“游泳”二字,让我成为了我崇拜许久的“侦察兵”。我很难相信自己被分在了两栖侦察营,毕竟两栖侦察兵在常规部队中都是“特种部队”的存在,我的两年大部分时间真的像班长们说的那样,“游山玩水——侦察兵”。30米的崖壁攀登、武装渗透、武装五公里越野那都是认真在“游山”;夏天每天六公里的武装泅渡,那也是用心在“玩水”。但这些训练锻炼的不只是我们的身体素质,更多的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炼,使我们拥有更顽强的意志品质。


image.png


“魔鬼”周

30KG的背囊,200公里的路途,5℃不到的气温,这种训练强度几乎超越人体生理和心理极限,行军路上,化学袭击、抢修车辆等“特情”接踵而至,蓝军夜间袭扰、敌机侦察等“敌情”接连不断,10公里武装奔袭、牵引横越、高空滑降等多个实战课目“多管齐下”。当所有的“魔鬼”项目结束,大家从泥潭里爬出来时,脸上都充斥着笑容,大喊着,像是要把七天的苦都倾泻出来。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抗洪救险

2020年的夏天,正在海里畅游的我们接到了紧急出动的通知,半个小时,全营召集人员,物资装载,车辆编队,出发安徽巢湖,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抗洪抢险任务。我们在三十几度的高温下,加固堤坝,清理河坝,装填沙袋,挖运土石方,大家都在太阳公公的烧烤模式下拥有了熊猫臂,但是兄弟们没有喊过一句苦,而是依然奋战在河岸之上。


image.png


返回学校

带着坚定的选择,离开军营,满怀激情回到温州理工学院,我不想让自己后悔,想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之中大展身手。在部队收获的最重要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坚韧的意志和忍耐力,当然还有军事技能,身体素质,这些都会使我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受益无穷。

在回到学校后,为了提升自己,我和其他退伍的同学一起加入了我们的海鸥护卫队,并在这里找到了归属,在这里我将与拥有爱国情谊的同学们一同捍卫国旗尊严。在未来训练中里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也会将我所学悉数教给未来的海鸥护卫队队员,为温理工,为海鸥贡献出我的微薄之力,带领海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我也相信海鸥护卫队的明天会不负众望,越来越好。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学生工作部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60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