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何均益——温州理工学院2023-2024学年国奖获得者

添加时间:2025-03-19 浏览:

国家奖学金,是荣誉,是对努力的肯定,

是责任,也是对更高自我的要求。

在这青春的舞台上,他们宛如熠熠星辰,

绽放出自信光芒,

以信念为帆,奋斗为桨,

于青春的浩渺星河中破浪前行,

矢志不渝地追寻着梦想彼岸,

不负这韶华灿烂。

        让我们向榜样学习,在【榜“YOUNG”说之走近国奖生栏目】,走近国奖生,学习国奖生,成为国奖生!本期,让我们一同将目光聚焦于国奖得主——何均益。


【个人简介】


姓名:何均益

班级:21机器人工程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采访主题:探寻创新竞赛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3-19_153526_418.png


【荣誉展示】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三等奖

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三等奖

“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银奖

2022至2023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

第九届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

第十四届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三等奖

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智能机器人创意竞赛二等奖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政府奖学金

杭州亚运会温州赛区每日之星

2023年温州市大型赛会“优秀青年志愿者”

校“优秀学生干部”和“工作积极分子”

校2023年度“‘350’优秀志愿者”

第二届“十佳大学生”校一等奖奖学金三好学生


【主要事迹】


         立大志,做新青年。大学期间,我注重思想发展,积极参与思政活动,成为中共党员。热心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时长400+小时。同时,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屡获佳绩。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将坚守初心,以科学报国为理想,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贡献力量。


【采访大放送】


         Q:在投身于创新类竞赛的过程中,学姐认为推动创新进程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A:在创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思维的开放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创新往往要求我们跳出固有的框架,敢于挑战现有的规则和惯性思维,寻找不同的视角和新颖的解决方案。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发现那些未被注意到的机会和潜力。

        多角度的思考与跨界融合:创新不仅仅是在一个领域的突破,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融合和交叉。广泛的视野和多样化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发现更具潜力的创新点。

        持续的实验和实践: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通过实验和反复的实践来验证想法,调整和优化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摸索,才有可能找到最适合的创新路径。

        Q:经历了众多比赛的洗礼,学姐在这些竞技经历中汲取了哪些宝贵的收获与成长?

        A:一个是提升了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赛促学,更能掌握知识,并且锻炼了自己时间管理和压力应对能力。其二,通过竞赛,我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优秀学生交流,看到了差距,也知道了继续努力的方向。最后一个很现实的收获,比赛能够带来奖金,以及助力我申请奖学金。

        Q: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而言,学姐有哪些关于学习方面的建议,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规划和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呢?

        A: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学习不仅仅是听课和做作业,更重要的是要主动探索和学习。不要仅仅依赖课本和课堂,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学术期刊等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和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你扩展知识面,还能让你接触到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获得更多前沿的信息。参与学术竞赛、科研项目或者与导师的合作,也有助于你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助力我校申硕。

        大学生活不止有学科学习,大一新生可以趁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多尝试不同领域,找到自己兴趣所在。


【小编寄语】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段独特的旅程,我们需要勇敢地追求梦想,不断学习和成长。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重任,应当牢记时代使命,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学生工作部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60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