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尉金行——温州理工学院2022-2023学年国奖获得者

添加时间:2024-03-12 浏览:

【个人简介】

姓名:尉金行

班级: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

任职情况:曾任校计算机志愿维修队负责人

采访主题:如何通过竞赛完成自我超越

9e08395df9e783a2c3d679d0e6042bb4.jpg

【荣誉展示】

2022年

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团队三等奖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立项(成员)

第九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浙江省大学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立项(成员)

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天梯赛(GPLT)三等奖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 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总决赛华山论剑组中荣获团体三等奖

温州理工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银奖

2023年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 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总决赛“华山论剑”组中荣获团队三等奖

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浙江赛区        Python程序设计大学B组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团队三等奖

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天梯赛(GPLT)三等奖

发明专利

基于像素级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细微角膜形变识别方法及装置

基于样条理论的角膜生物力学特性计算方法及装置

基于大津算法的角膜动态形变视频提取角膜轮廓的方法

基于前馈网络的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智能检测方法


【采访放送】

        一:我从国家奖学金候选人风采录中了解到学长参加过许多极具专业性的学科竞赛,也都相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学长是如何在平时的学习中去培养自己的竞赛能力呢?



        我参加的都是算法类的竞赛,像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这个一般是先参加学校安排的校赛,选拔完后再参加天梯赛。蓝桥杯,平时要多刷题,自学是很关键的,再做往年真题,熟悉考法。具体来说,我会在上课时间专注听课,力争在课堂内充分理解并掌握所有课程内容。然后,我会在课后找出一个完整的时间段来高效地完成课后作业,这样可以保证我的思维不被打断,快速地掌握并巩固课程知识。在保证课内学业可以完成的情况下,我会把时间和精力尽可能都留给竞赛,去做算法题目,以此来锻炼我解决题目的能力。我认为培养竞赛能力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要敢于尝试,敢于挑战,不要纸上谈兵。无论大家自身条件如何,首先要勇于迈出参加比赛的第一步,哪怕是参赛队员中打杂的,我们也要抓住机会跟着大佬们去学习,在一次次实践中把能力完善、提高,最后肯定也能在大型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加油!


        二:在你的大学学习和科研经历中,你一定遇到过不少挑战和难题。能分享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继续前行的呢?



        在我的本科学习和科研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有效地结合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的知识,特别是在进入计算生物学领域时。因为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我们的目标是基于一些生物学原理对AI模型进行建模,但这需要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复杂概念和计算机科学的技术细节。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我采取了几个关键措施。首先,我强化了自己在这两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我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学术论文和参加在线课程来加深我的理解,这些都极大地帮助我掌握了跨学科的核心知识。同时,我也会频繁地与我的导师进行深入交流。我的导师对我遇到的问题给予了细致的解释和指导,他告诉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挑战时,要多尝试亲自动手,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克服了我在初入研究方向时的种种挑战,这也使我的学术之路更加明确和坚定。


        三:学习与竞赛都会占据大量的时间,但我注意到学长在课余时间仍会在校内外定期开展志愿维修与技术咨询的服务,在志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自己没见过的故障,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学长在志愿活动中又收获到了哪些东西呢?



        在志愿中问题遇到的还是很多的.比如当电脑使用时间较长后,会出现卡顿现象,可能也会偶尔出现设备坏死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电脑“重病不起”,这个就是比较考验知识诸量,我会充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熟练的技能技巧,替他们解决。再有遇到自己也不会的,便会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我体会到奉献真的能带给我许多欢乐,当为他们解决完问题,电脑成功运行后,他们露出的笑容和道出的一声声感谢让我体会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


【主要事迹】

博学笃志,智慧耕耘

        他在大学期间一直秉持着广泛学习和专注追求的理念,把智慧当作开拓未知的工具。他深刻理解到,知识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关键,所以他在课堂、图书馆,甚至学术论文中都充满了求知的热情。他内心强烈的愿望驱使着他投入科研领域,他勤奋用智慧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他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专业知识方面,他都表现出色。他的优异表现不仅是他渴望学习的回报,也是他持之以恒努力的结果。通过对知识的不断追求,他在专业领域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为自己未来的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以广博的学识和专注的精神,培育着自己的学术之路。无论是在科研探索还是学业方面,他都展现出持续进取的品质,为自己创造了充满机遇的未来。


创新耕耘,学海涵泳

        在学科竞赛方面,他认为竞赛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考验,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合作交流的平台。通过优秀的团队协作,他在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天梯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而他在这些奖项中收获的不仅是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对求知欲的鼓舞。在创新与科研方面,他不断跨足学科边界,将多学科的知识融合运用。他在参与科研课题中,不仅凭借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背景带来的代码能力,还融合了计算生物学等多领域知识,他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能够大力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进步,在卓林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他在《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等 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展现了他在科研领域中的创新能力。


志愿服务,智慧传递

        在课余时间,他还热衷于社会服务,担任校计算机志愿维修队负责人期间,他运用自己扎实的计算机科学背景,定期在校内开展志愿维修服务,为校内同学解决了各种硬件和软件问题。除了每月定期的活动以外,他也曾在各类社会志愿活动中,与团队成员一起走进社区,为那里的居民和学校提供免费的计算机维修和技术咨询服务。他和他们的团队相信,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学长寄语】

        我认为不断学习和探索是成功的关键。我会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勇敢面对挑战,不断积累经验,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我想在这为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学习方法: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断努力学习和探索。其次,要勇于尝试新事物,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技能。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够克服它们,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果。


【小编寄语】

        尉金行学长在学习上不断挑战自我,强化理论知识,注重学科实践;在志愿活动中积极参与,为前来求助的同学解决电脑问题。正所谓,耕耘更知韶光贵,无需扬鞭自奋蹄。从尉学长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扎实和坚韧,是不服输的态度。同学们应该以尉学长为榜样,要相信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学生工作部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60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